8月9日,歐洲天然氣期貨漲超30%,突破40歐元/兆瓦時,創(chuàng)6月中旬以來新高。消息面上,澳大利亞一些工廠可能發(fā)生罷工,令液化天然氣供應面臨的風險加大。咨詢公司Inspired Plc的董事Nick Campbell表示,如果供應中斷,亞洲買家很可能會競相提高液化天然氣進口量,以取代澳大利亞的進口量,這也將影響到歐洲。
【資料圖】
近來,歐洲天然氣不斷上漲,供應風險和即將到來的冬季不確定性蓋過了不斷上升的庫存水平。
日前,天然氣網(wǎng)絡管理公司Gassco AS表示,挪威的Troll油田正在減少產(chǎn)能,超出了早期維護計劃的范圍。交易員們正密切關注來自該國的天然氣流量,該國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。近幾個月來,長期的供應中斷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。此外,挪威的季節(jié)性維護可能延遲也帶來了風險,加劇了價格上行壓力。
從供應端看,在2025年之前,全球幾乎沒有新的液化天然氣和管道氣新增產(chǎn)能上線運營。這意味著市場平衡依然脆弱,一旦需求側出現(xiàn)超預期的正向沖擊,氣價短時間大漲的概率就會增加。
自去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(fā)后,歐盟一直在努力建立高水平的天然氣儲存,以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減少,尤其是在需求高峰的冬季。隨著時間進入8月,歐盟儲存天然氣的任務也愈發(fā)迫切。
據(jù)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機構(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)的數(shù)據(jù),歐盟當前的天然氣儲量比前五年平均水平高出近20%。分析師預測,可容納約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氣庫將在11月前達到歐盟官方儲氣目標的90%。
盡管如此,IEA稱,即使在今年10月前歐盟的儲氣率接近達到100%,仍然不能保證未來天然氣市場不會出現(xiàn)波動。歐盟約10%的進口天然氣仍由俄羅斯供應,并且隨著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恢復,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供應可能會更為緊張。過于干燥和寒冷的氣候因素也將對歐洲天然氣市場造成壓力。
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,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加劇之際,市場似乎也難以對健康的冬季庫存與出現(xiàn)寒冷季節(jié)的風險之間的不匹配進行定價。
此前,IEA就警告稱,如果俄羅斯進一步削減對歐洲大陸的天然氣供應,面對歐陸地區(qū)可能的寒流侵襲,歐盟將面臨一個非常艱巨的“寒冬”。
光大期貨認為,歐洲市場仍面臨來自供應端的缺口,需要進口和去年相當量的LNG來補充俄羅斯管道氣的缺口。隨著三、四季度需求旺季的再度來臨,屆時需求將提振價格上行。
相關概念股:
新奧能源(02688):6月15日,建銀國際發(fā)布研究報告稱,將新奧能源評級從“中性”上調至“跑贏大市”,預計低基數(shù)及潛在宏觀刺激措施可能會激發(fā)未來幾季天然氣需求改善,目標價則由112港元調升至120港元。
華潤燃氣(01193):7月31日,建銀國際發(fā)布研究報告稱,維持華潤燃氣“中性”評級,表示其接駁業(yè)務較同行更具彈性,以及其股息增長,但將2024至25年盈利預測下調2%,目標價也由30港元下調至29港元。
中國燃氣(00384):中國燃氣是中國最大的跨區(qū)域綜合能源供應及服務企業(yè)之一,主要于中國從事投資、建設、經(jīng)營城市與鄉(xiāng)鎮(zhèn)燃氣管道基礎設施、燃氣碼頭、儲運設施和燃氣物流系統(tǒng),向居民和工商業(yè)用戶輸送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,建設和經(jīng)營壓縮天然氣╱液化天然氣加氣站,開發(fā)與應用天然氣、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