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盧扶陽醫(yī)學脈法近年來幾乎被外界神話。近日出版的《扶陽脈法》主要介紹了扶陽醫(yī)學中的脈法部分,由鄭盧醫(yī)學第四代傳人彭重善之弟子魏小棟根據(jù)師父的口傳心授并結(jié)合自身學習的感受和體悟編寫而成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切脈要明確的三個問題:
1.把切脈運用到臨床。
2.切脈貫穿五個步驟(診斷-辨證-立法-遣藥-出方)。
3.切脈重點考察:第一,正氣或腎陽如何;第二,五臟脈的生克制化如何;第三,有沒有外邪,也就是《傷寒論》說的三陽證問題。
首先我們說說,有沒有《傷寒論》說的三陽證問題。這三個指頭,我要講一講,正常脈,指端指腹要一條線,這個患者稍微高一點,壯一點,豐滿一點,寸脈的空隙比較大,我們就定在中間,寸一定,其余就自然定了,松緊自己掌握,這個誤差的把握, 就是在一兩毫米。
輕?。狠p輕搭上去,什么心包、膽、小腸,不去細分,一起切,了解他的氣,沒有膽病,一般就不需要專門切膽脈的。這個人輕輕搭上去:浮,稍緊(緊:起碼分五個層次,緊甚、緊、稍 緊、稍微緊、微緊),不同的緊,說明寒不一樣,這就了解了肌表。
然后稍重,切膀胱脈,這就跟《傷寒論》的三陽、三陰有關系了。這個患者的膀胱脈:浮,緊(有風寒),這個緊是稍緊,這個是風邪重于寒邪,比剛才輕取這個緊要明顯,也就是說太陽膀胱是風、寒兩感。從這個脈來看,他不是今天,也不是昨天,是前幾天就感受了外邪的,此為舊疾。這個時候,就要考慮用解太 陽膀胱經(jīng)風寒兩感的法,這個法,我們已經(jīng)歸納得比較簡單了。
三個指頭重取下去,就是了解他內(nèi)部。鄭盧扶陽醫(yī)學講:“查外而知內(nèi),明內(nèi)而知外。”察體內(nèi)氣的運行情況。重取脈為:洪、大、緊,氣滯,濕滯。緊脈反映有寒,有里寒,雖然還不是很重,但是脈達不到緩力神了。
膀胱:膀胱脈過后就按少陰脈,也就是腎脈,要至骨,這三個指頭,只有食指至骨,其他兩個指頭不動。這個患者,首先反映出來:①腎脈緊,腎有寒。②腎脈稍浮,這并不是腎陽起來了,是陽不歸位的表現(xiàn)。因為腎脈(指腎氣、腎陽)要起來,就必然是沉取脈緩而有力有神。
沉?。哼@個患者是陽不歸位的表現(xiàn)。陽不歸位怎么解決,除了治外邪以外,還要用四逆白通湯,使其陽歸位。
左尺脈:反映了兩個主要問題。第一個腎陽弱、正氣弱(腎脈緊、腎有寒都是腎陽弱,陽不歸位)。腎陽和整體結(jié)合起來,斷定這個人的正氣如何。這個人正氣虧損,這是我們的一個結(jié)論。我們并不是要按照他說的,針對血脂高、血糖偏高這些來治療。
第二個了解五行生克制化之理,我們已經(jīng)切了這個人的五臟 脈的腎脈,已經(jīng)斷定了,這個人腎氣弱。
肝脈:浮、緊,不玄,稍洪大,有逆。從肝脈來說,這個人有時候心情煩躁,并不是很平靜。凡是肝脈沉弱,這樣的人往往憂思過度,這個患者的肝脈久取過后有沉緊的感覺,想的事情太 多了。我們用藥怎么辦,就是調(diào)他的肝氣。
心脈:首先沒有緩象,不洪勾,還有點緊,這說明心脈不正常。
導致心脈不正常的一般是三個原因。
1. 要考察肺有沒有寒。
2. 心腎相交如何。
3. 心的本身有沒有問題。
這樣的心脈反映了兩個問題。
1. 精力不是很夠。
2. 可能影響其他器官。心脈影響脾脈,因為火生土,心脈和命門火有密切關系,脾脈不正常就會影響血糖(彭重善師父說往往有濡脈)。
解決心脈不正常,要從三個方面入手。
第一,肺有沒有寒。在切心脈的時候,需要手稍微松一點點,看看心包脈如何。這個患者心包脈有點緊,心包脈緊則必然肺脈緊,也就是肺有寒,首先會波及心包,以及心脈,雖然患者說不咳嗽,沒有痰,我們還是要通過切肺脈考察。所以要解決心脈不正常,就是要首先解決肺寒問題。
第二,肺脈不好,就必須把脾脈解決好。脾主運化,脾和心的關系,就是火和土的關系,我們治脾,脾的運化正常,心脈的正常才有保障,反過來,心脈不正常,就會影響脾脈,心脈正常,就能夠把心的氣和脾的陽結(jié)合起來,產(chǎn)生宗氣。
第三,心脈不正常,腎陽就不正常,就弱了,腎陽一起來,心脈才能夠正常。這個患者不是有高血壓嗎,他這個病從現(xiàn)在來 看,他的血壓不是一直高,是時高時低。他的脈久取過后,有時候就彈指,有時候就緩和一點,表明血壓并不是一直很高。那么這個患者的高血壓怎么解決?必須是全身調(diào)整,達到心腎相交, 才可以治好,包括血糖。
脾:切脾脈的同時,把和脾相連的胃脈,也切了,右手輕取是胃,胃主受納,胃不受納,脾運化就沒有物質(zhì)。
胃脈:緊,稍短(他的胃已經(jīng)有傷了生冷的表現(xiàn)),患者訴稍 多吃就消化不了了。
重點在脾脈:緊(傷了寒,胃脈一緊,必然會波及脾脈;脾脈是《傷寒論》的三陰經(jīng)之首,起于足,足保暖不夠),短,沒有緩象。囑用藥渣水泡腳。脾脈緊和腎脈有關系,火生土,土生金, 但是土和金(也就是脾和肺)有密切關系,脾和肺都有關系,什 么關系,肺脈吸入清氣,一部分供給腎,一部分就跟脾之氣結(jié)合 起來,產(chǎn)生宗氣,宗氣的來源,就是肺和脾的氣的結(jié)合。
肺脈:我們說肺有寒,解決肺寒,咳嗽也好,有痰也好,就 還要解決脾的問題,脾的運化功能加強了,咳嗽才能徹底好。有的人,一個咳嗽就是幾個月甚至半年治不好,什么原因,往往就 是只止咳,只化痰??炔粏问欠蔚膯栴},還有脾的問題要解決。以后凡是痰證,凡是肺上的問題,既要解決肺上的問題,肺和腎
有密切的關系,還要解決腎的問題,還要解決脾陽的問題,這些不解決,始終都治不徹底,治不好。
肺脈毛而有力佳。這個患者的肺脈,首先不毛,這就是肺氣弱了。他肺氣弱的原因是什么?這個人長期吹空調(diào),哎呀,好舒 服呀,一吹,肺氣弱了。除了不毛以外,第二個是緊(說明肺有 寒,他沒有咳嗽,也沒有痰,并不代表他肺上沒有問題),肺寒產(chǎn)生的原因,跟脾有關系,脾胃寒,必然影響肺,波及肺。
第三, 在三陽經(jīng),外邪膀胱寒沒有祛盡,最后又盲目吃止咳的藥等,寒就入肺了。有很多人就是服止咳藥把痰閉在里面了,比如甘草片。不管中藥也好,西藥也好,這個人沒有吃過這些,但太陽膀胱經(jīng)受寒沒有及時治療,肺主皮毛,皮毛受寒,必然影響肺。
……以下是廣告時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