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0724政治局會議定調積極,將緩解市場對長期問題的擔憂,帶來中資股risk on。會議提到:(1)宏觀政策定調“逆周期調節(jié)與政策儲備”。(2)首提“適應供求關系發(fā)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”“適時調整優(yōu)化”,未提“房住不炒”。(3)擴內需聚焦“消費”“終端需求”“增大居民收入”。相比兩會,新提“電子產品、家居”大宗消費產業(yè)。(4)強調“民營投資”政策。
當下港股已然price in過多悲觀預期,地緣、宏觀、特別是對于長期問題的消化。(1)對長期問題較敏感的地產+消費,跑輸防御板塊公用事業(yè)+電訊的程度已相對極端;(2)我們構建的港股地緣風險溢價指數已處于歷史波動上限附近;(3)特別是,基于歷史大底長周期比較視角,從歷次恒指第一波反彈幅度VS恒指第一波反彈后回撤幅度來看,截至5月31日恒指到18000附近的回撤幅度已基本到達期望水平。
本輪risk on,港股彈性更大。政策契機是決定周期反轉的時刻與強度,特別是在海外資本開支周期筑頂之際,迎來國內穩(wěn)增長信號加強,此前基于大洋兩岸宏觀底色對比的匯率變化有望改善,驅動宏觀交易資金的回補。
不論短期風險偏好,港股主心骨互聯網已迎戰(zhàn)略配置機遇。(1)基于商業(yè)模式和競爭格局優(yōu)勢,即便是當前宏觀底色之下,互聯網已經呈現出強大的韌性——2季度在宏觀逆境之下,盈利預測逆勢上調;(2)在大洋彼岸再掀技術革命之際,中國互聯網相比美股科技龍頭PS估值折價已位于過去20年區(qū)間上沿。
維持港股“天亮了”,配置行業(yè)把握risk on機會!(1)外資反補流動性敏感:港股互聯網龍頭、可選消費(紡織服裝/食品飲料)(2)困境反轉內外需共振鏈條:地產、建材、新能源整車、家電、工程機械。
風險提示:政策推進不及預期,疫情惡化超預期,企業(yè)盈利不及預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