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來源:消費者報道 作者:陳梓慶
" 你坐馬自達,怪不得你塞車。"梁家輝在電影《黑金》中的這句臺詞,讓馬自達成為 " 塞車 " 的代名詞,二十多年后依然是網(wǎng)絡(luò)上的 " 熱梗 "。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近日,馬自達也劍走偏鋒,邀請梁家輝擔任 CX-50 行也的代言人,這個給馬自達貼上 " 塞車 " 標簽的男人,與馬自達達成 " 世紀和解 ",親自為馬自達 " 不塞車 " 正名。
▲梁家輝代言 CX-50 行也(來源:長安馬自達官方微博)
然而,歡聲笑語的背后,馬自達在中國市場卻繼續(xù) " 塞車 "。今年前 5 個月,長安馬自達的銷量為 24784 輛,同比下滑 53.47%,月平均銷量不足 5000 輛。要知道,在 2018 年,馬自達在華全年銷量超過 30 萬輛。
從走上巔峰到光速隕落,馬自達只用了五年的時間。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轉(zhuǎn)型加速的當下,馬自達顯得愈發(fā)難以招架,多款新車問世也未能在市場中掀起波瀾。曾經(jīng)的 " 彎道之王 " 馬自達,如何才能不再 " 塞車 "?
" 東瀛寶馬 "
在日系車中,馬自達是一個另類。
與豐田、本田、日產(chǎn)突出的家用屬性不同,馬自達多款車型主打運動風格,配備性能強大的動力系統(tǒng),成為不少消費者的購車首選。
時間回到 2005 年,這一年,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先后成立,開啟馬自達在華合資造車的歷程。
在中國坐擁兩家主流乘用車合資車企,此時的馬自達可謂僅次于大眾、豐田、本田的存在。
果然,馬自達不負眾望。在合資車強勢的年代,馬自達迅速成長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一極。
▲馬自達 3 昂克賽拉(來源:長安馬自達官方網(wǎng)站)
彼時,昂克賽拉、CX-5、馬自達 6,這些外觀設(shè)計時尚、動力強勁的車型,一時間風頭無兩,馬自達甚至被粉絲冠以 " 東瀛寶馬 "" 彎道之王 " 等稱號,無一不體現(xiàn)其運動、豪華的屬性。
在其他日系車主打養(yǎng)車成本優(yōu)勢時,馬自達的車型卻以獨特的產(chǎn)品力吸粉無數(shù)。20 萬元以下就能夠買到 2.0L 排量發(fā)動機的 A 級轎車,馬自達成為不少年輕人夢想中的第一輛車。
▲馬自達 6 阿特茲(來源:長安馬自達官方網(wǎng)站)
經(jīng)過多年的耕耘,2017 年,馬自達品牌在華全年銷量接近 30.1 萬輛,是入華以來的年度銷量高峰。
銷量崩盤
然而,馬自達也難以逃脫高處不勝寒的歷史定律。與銷量巔峰一起到來的,還有全球汽車市場的劇變。
在中國市場," 蔚小理 " 等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,傳統(tǒng)合資車企也加速進入洗牌期,市場的當頭一棒,率先打在了馬自達身上。
2018 年,馬自達全年在華銷量下滑至 27.2 萬輛,同比下滑 12%。有此前的成績在前,此時銷量的小幅下滑更像是市場開的一個玩笑,馬自達也還有優(yōu)勢在我的自信。
然而,多少真相以玩笑的形式表達出來。
此后,馬自達的銷量逐年跳水。2019 年,馬自達全年在華銷量跌至 22.78 萬輛,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 84.3%。2020 年,馬自達全年在華銷量為 21.46 萬輛。
2021 年,是馬自達徹底由盛轉(zhuǎn)衰的一年。2021 年 8 月,一汽馬自達退出歷史舞臺,馬自達在華只剩下長安馬自達一家合資車企。2021 年,馬自達全年在華銷量僅為 18.40 萬輛。
▲今年前五個月長安馬自達銷量大幅下滑(來源:長安馬自達官方網(wǎng)站)
2022 年,長安馬自達獨自面對市場競爭,只交出全年 10.8 萬輛的銷量成績。2023 年前 5 個月,長安馬自達銷量為 24784 輛,同比下滑 53.47%,月平均銷量不足 5000 輛。
實際上,馬自達銷量的不斷下滑與整個汽車市場的轉(zhuǎn)型不無關(guān)系。
近年來,我國自主汽車品牌市場份額不斷壯大,品牌口碑和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都有明顯提升。自主品牌的崛起,二線合資品牌首當其沖。近年來,韓系、法系車型的銷量也一路走低,而馬自達作為二線合資車型也難以獨善其身。
正如前文所述,馬自達車型在運動風格、豪華設(shè)計等方面表現(xiàn)特出,不過這也讓其在性價比和用車成本上落后于競品。無論是昂克賽拉還是 CX-5,在空間、舒適度等方面表現(xiàn)平平,不符合部分中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。在其他品牌有更多車型走向市場之時,馬自達自身的短板也愈發(fā)明顯。
此外,馬自達旗下車型近年來質(zhì)量問題頻發(fā)。
2019 年 9 月,《消費者報道》詳細報道多位馬自達 CX-5 車主反映車輛在行駛中突然熄火的問題。同年 9 月 23 日,長安馬自達宣布因車輛出現(xiàn)行駛中發(fā)動機熄火問題而召回 7.7 萬輛 CX-5 汽車。
▲長安馬自達召回多輛 CX-5 汽車(來源: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)
2020 年 9 月 16 日和 10 月 14 日,馬自達方面擴大召回范圍。2.6 萬輛昂克賽拉、2690 輛 CX-8 和近 1.7 萬輛阿特茲汽車均因行駛中發(fā)動機熄火問題而被召回。
2020 年 5 月,《消費者報道》詳細報道多位阿特茲車主反映車輛車身出現(xiàn)異響的問題,經(jīng)過 4S 店多次維修后車身異響問題仍未得到解決。
" 你電動化慢,怪不得你塞車 "
在內(nèi)燃機時代創(chuàng)造輝煌成績的馬自達,對發(fā)動機有著難以替代的執(zhí)著。然而,曾經(jīng)引以為傲的 " 創(chuàng)馳藍天 " 技術(shù),未能讓馬自達在電動化時代迎來新生。
目前,馬自達僅有 CX-30 EV 一款新能源車型在售。作為 " 油改電 " 車型,CX-30 EV 難以獲得市場青睞。乘聯(lián)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前五個月,CX-30 EV 的累計銷量僅為 51 輛。
▲馬自達 CX-30 EV(來源:長安馬自達官方網(wǎng)站)
混動車型方面,長安馬自達表示 CX-50 行也的 HEV 版本將會在今年年內(nèi)上市,并且未來每年在中國市場投放 1~2 款電動化車型,遙遠的規(guī)劃,在目前馬自達慘淡的銷量面前顯得杯水車薪。遲緩的電動化步伐,讓馬自達在中國市場的前景不容樂觀。
實際上,除了電車以外,馬自達的多款熱銷燃油車,如昂克賽拉、CX-5 也存在產(chǎn)品更新?lián)Q代緩慢、產(chǎn)品設(shè)計語言一成不變等問題。當作為底牌的燃油車也岌岌可危時,馬自達的至暗時刻已經(jīng)來臨。
當然,馬自達也放下了 " 身段 ",近日上市的 2023 款馬自達 3 昂克賽拉將起售價下探至 8.99 萬元," 價格戰(zhàn) " 能否助馬自達翻身仍是未知之數(shù)。
過去的 18 年里,馬自達享受了中國汽車市場 " 合資信仰 " 的紅利,如今面臨重重困境,未來充滿未知之數(shù)。當大眾、豐田和本田均遭遇嚴峻的市場形勢時,馬自達的地位則更顯尷尬。
因此,讓馬自達銷量 " 塞車 " 的,不是梁家輝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,而是馬自達遲緩的電動化進程,加上產(chǎn)品與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不匹配,以及層出不窮的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問題。
也許,留給馬自達的時間,真的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