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年行將結束,一艘巨型遠洋滾裝船孤獨地在太平洋上行駛了 26 天,終于看到了它久違的目的地:美國小城貝尼西亞。
這是一座位于舊金山灣區(qū)的小鎮(zhèn),常住人口不足 3 萬,也沒什么像樣的大學或是工業(yè)。遠洋輪從標志性的金門大橋下駛過,經過了奧克蘭、伯克利以及瓦列霍,沒過多久就到達了目的地。和無數(shù)越過太平洋停靠在這里的滾裝船一樣,船上運送的是去往美國進行銷售的汽車。
【資料圖】
直到這近千輛車全部卸下船,停放在碼頭上,人們才意識到這次的確可能不那么一樣。
車前臉上那個陌生的 V 字型車標,是絕大多數(shù)美國人從來沒有見過的。碼頭人員熟練地開始了自己的工作,檢查著各種隨船的文件,他們很快就確認了貨輪的始發(fā)地:越南。
這一船平平無奇的車,正是越南第一家車企 VinFast 從越南發(fā)往美國,準備在美國國內進行首批交付的總計 999 輛的 VF8 車型。在不知不覺中,這一艘船和這一批車,已然創(chuàng)造了一段新的歷史。
不順利的交付,走向美國的野心
備受關注的交付并不順利,雖然在年初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2023 上,VinFast 就志得意滿地對外界宣布了這次交付,但事實上的交付一直到 3 月份才開始逐步進行。
官方并沒有給出延遲交付的具體原因,但從實際的程序看,2 月份進行的一次軟件更新似乎可以給到大家一些端倪。
而這也不是 VinFast 進入美國遭遇到的唯一“延遲”。他們原計劃會在今年第二季度展開第一批的交付,現(xiàn)在看起來也是無法按時兌現(xiàn)。
而在其他層面上,VinFast 原本計劃在 2024 年 7 月讓他們在美國的工廠投產,如今也要延期到 2025 年。
總是延期,意味著 VinFast 某種程度上并沒有做好準備,但從另一個角度上看,也意味著他們真的很“心急”。
這并不讓人覺得意外,因為從成立的第一刻起,VinFast 就始終處于一種“時不待我”的瘋狂狀態(tài)。
他們在 2017 年成立,第二年就去巴黎車展發(fā)布了兩臺新車。這么短的時間,你能想象他們的產品一定從里到外其實都是“拼裝”的。
但這不重要,對于從沒誕生過任何車企的越南來說,做出車本身就已經值得夸贊,沒人在意里面的技術到底姓德姓美還是姓越。
當然這兩臺車 LUX A2.0 和 LUX SA2.0 是買了寶馬之前一代的技術(基于寶馬 5 系的 F10和基于寶馬 X5 的 F15),算是姓德。
而價格上,雖然到不了寶馬的程度,但肯定不會便宜,比如那臺 LUX A2.0,就得賣到 8 億越南盾,算下來人民幣也得 23 萬了。
其實對越南這種工業(yè)底子薄弱,基本要啥沒啥的國家來說,整體買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。
因此,車好歹是做出來了,建工廠這種事情肯定也不能耽擱。
于是 VinFast 在越南北部最大的港口,也是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市搞出了一個規(guī)劃年產能 25 萬輛的工廠。在那個 4 公里長的生產線上,每一臺車都需要在 1250 個機械手臂的操作下,經過 3000 個以上部件的組裝,最終完成所有工序。
這個工廠占地 350 公頃,車間器械大多來自德國、日本和瑞典,98% 的焊接都是自動化完成的,并且還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同時組裝多款不同車型。
而這個工廠本身,還有大約一半的土地是通過填海獲得的。就在 21 個月之前,VinFast還是一個汽車行業(yè)的 Nobody,21個月之后,他們就用光速一般的進程推出了三款車型。
這款名叫 Fadil 的小型兩廂車,原型其實是歐寶的 Karl Rocks,是 VinFast 從通用那邊買來的,市場售價約合 12 萬人民幣。
這臺車在別的地方賣得咋樣不好說,但起碼在越南本土的確賣得不錯:2 年賣了 4 萬多輛,這個級別在越南來說已經很不錯了——然后, Fadil 就沒了。
是的,F(xiàn)adil 在 2022 年全年還賣出了 2.4 萬臺,但是 2022 年還沒過完,VinFast 就對外宣布自己會停產燃油車,全面轉戰(zhàn)電動車市場。因為他們的老板潘日旺(Pham Nhat Vuong)早就聞到了屬于未來的味道。
和中國的一眾初入汽車圈的大佬一樣,電動化也是他豪賭的未來。
VinFast 的秘籍:鈔能力和買買買說到 VinFast,就不能不說他們母集團 VinGroup 的總裁、越南首富潘日旺。
這位早年在烏克蘭依靠賣方便面賺到第一桶金的富豪,如今運營著整個越南最大的民企集團,2021 年, VinGroup 的企業(yè)總產值達到了 183 億美元,占當年越南 GDP 的 1.5%。
從業(yè)務上看,VinGroup 幾乎延伸到了普通越南人生活的每一個方面,從地產到手機,從金融到食品,從學校到醫(yī)院,衣食住行沒有一個越南人能夠和 VinGroup 撇清關系。
而在汽車方面,范日旺也的確投了不少真金白銀。
比如在 2020 年,VinFast 投入了大概 12 億人民幣進行研發(fā),而在之后的 2021 年,這個數(shù)字超過了 50 億。在這樣巨額的投入之下,VinFast 的財報那是非常的好看:2021 年虧損達到 95 億人民幣,2022 年這個數(shù)字則是飆升到 144 個億。
真不知道什么樣的家底能這么玩。
不過從后來的發(fā)展來看,VinFast 果斷轉戰(zhàn)純電車的確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,畢竟相比燃油車,純電車的門檻還是要低一些。
但對于沒啥技術積累的 VinFast 來說,買買買還是最關鍵的。
去年夏天開始,VinFast 就從同屬 VinGroup 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 VinES 那里開始采購電池,而 VInES 的電池基本上就是由三星、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供應的,約等于是個中韓聯(lián)合幫助下的電池公司。
當然了,單是采買肯定是不夠的,VinFast 也希望能夠掌握更多的電池技術和生產。
所以在去年他們還和國軒高科聯(lián)合投資了一個電池工廠,未來打算更多的使用自家電池,同時在固態(tài)電池上進行持續(xù)投入。
而在上個月的第十五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/展覽會(CIBF2023)上,VinFast還和均普智能宣布了最新的合作進度:作為均普智能歷史單體投資最大項目,它們?yōu)樵侥显燔囆聞萘?VinFast 研發(fā)定制的電池模組及電池包項目,并在今年年初順利交付到越南工廠,預計今年年中產線將穩(wěn)定批量生產,實現(xiàn) VinFast 年產 10 萬個電池,釋放 5GWh 鋰電生產能力。
除此以外,VinFast 還和寧德時代在滑板底盤等項目上持續(xù)合作,在各方面的推進算得上是大步流星。
去年 1 月,當時的 VinFast 首席執(zhí)行官 Michael Lohscheller 正式離職返回歐洲,他們迎來了公司新的 CEO 黎氏秋水(Le Thi Thu Thuy)。作為一位全球矚目的女性汽車高管,她在各方面都有著獨到的理解,在工業(yè)、技術、金融和投資方面都在 VinGroup 內部擔任過重要職務。
在她的領導下,VinFast 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進一步快速地籌集資金——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黎氏秋水大概為公司從投資者手里籌到了 10 億美元,同時目前 VinFast 也已經啟動了赴美上市的程序,之前路透社報道他們的估值達到了 600 億美元,一旦成功就會是越南有史以來最大的 IPO 項目。
說到赴美 IPO,其實大家并不陌生。目前在國內已經做出成績的蔚小理三家其實早已完成赴美 IPO,但相比 VinFast 而言,蔚小理和它有著最本質的差別:出海的腳步。
相比蔚小理,VinFast 更有野心相比蔚來遮遮掩掩的登陸歐洲,VinFast 從一開始就是高調赴美的。
2021 年,VinFast 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電動車 VF e34,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逐漸推出了 VF5、VF6、VF7、VF8 和 VF9 共五款純電車型,一口氣把 A 級到 D 級直接鋪滿。
也是在這一年,在日韓車企品牌銷量全線下滑、越南車市整體萎縮的大環(huán)境下,VinFast依然錄得了 54.4% 的銷量增長。
但隨后,VinFast 就忙不迭地做起了出海的事情,高調宣布殺進美國等多個汽車市場。
根據(jù)他們的官方數(shù)據(jù),截至去年 12 月,VinFast 在全球范圍內一共獲得了 55000 份訂單,其中有 12000 份來自美國。
去年 12 月,它在越南向客戶交付了 4000 多輛電動汽車,其中超過一半是運動型多用途車 VF8 車型。
但這個交付其實并不成功——因為年初在美國的時候我曾經向 VinFast 展臺的銷售現(xiàn)場求證,他們在年末僅僅交付了 999 輛 VF8 車型,也就是文首我們提到的那一船。
而即便是這近千輛的 VF8 車型,其實最終也沒有能夠按時交付,據(jù)說由于軟件的關系,這批交付直到今年 Q2 的前段才逐漸完成。
VF8 在美國的售價是 4.1 萬美元,售價并不算非常便宜,和大眾的全球車型 ID.4 基本持平,而定位更高的 VF9 目前在美國的售價更是達到了 5.6 萬美元,和特斯拉 Model Y 基本同價。
從交付本身來看,VinFast 在美國遇到的麻煩著實不少。
由于目前出現(xiàn)的大規(guī)模延遲交付,VinFast 已經宣布將為遇到問題的 VF8 車主提供賠償,在 6 月 15 日已經陸續(xù)開始,并且將無限期進行。
賠償策略也頗讓人驚訝,車輛遇到不影響使用的小問題將賠償 100 美元,遇到車輛無法操作的問題將賠償 300 美元,如果維修時間超過三天,則每超過一天就能多獲得 100 美元。
以我們在拉斯維加斯體驗過的 VF8 車型來說,這樣的賠償方案頗為冒險。
但某種程度上說,這就是有點“瘋狂”的 VinFast 在走的路。出海這件事情,廣大的國內新勢力車企并沒有走明白:愛馳已經不復存在,比亞迪和蔚來也尚在起步。
但平心而論,身在越南的 VinFast 走上出??赡苷瞧炔坏靡选?/p>
對于一個短時間內在盈利上看不到希望的車企來說,提升銷量對于不斷獲得融資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,直接關系到自己的生命線。
而他們的主場越南,是一個顯然撐不起銷量數(shù)據(jù)的地方。
整個 2022 年,越南乘用車的總銷售數(shù)據(jù)也只是 28.4 萬,這已經是同比增長了接近 40% 之后的數(shù)據(jù)了,比起中國、北美市場的數(shù)據(jù)完全不夠看。
豐田作為越南的銷冠,也只不過賣出 9.1 萬輛。這樣的市場規(guī)模某種程度上催生著 VinFast 不得不選擇投身到北美市場的洪流中,去和特斯拉、Fisker 直接競爭。
結局未必一定很好,但他們終究沒有退路。
甚至說,VinFast 只是在復制一個“海洋文明”拓展史——我們見不到太多中國新能源車企把專注度放在出海這件事情上,又或者說即便出差也會優(yōu)先選擇南美、東南亞這些簡單題,還是因為中國市場的份額如此重要,重要到他們無法舍近求遠。
起點不同,問題不同,優(yōu)勢不同,大家最終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。
蔚來和小鵬的崛起速度當然讓人印象深刻,但 VinFast 的野心和態(tài)度也值得我們多多留意。
或許產品以及技術方面還有些缺陷,可這些問題終究不是沒有辦法解決。
要知道,面對如此一個帶有巨大不確定性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,沒有人能說自己“高枕無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