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學習,讓你感到快樂還是痛苦呢?我也是迷惑了。
有人說,在學習這件事上,永遠別指望孩子會自覺,真的是這個樣子嗎?
難道人與人之間,不能建立起最起碼的信任關系嗎?如果沒有父母和老師的約束和管理,孩子們未來會發(fā)展成什么樣子呢?
對于我來說,學習是一件讓人感到高興的事,是愿意為之犧牲時間和精力的事,這是否與我個人成長的經(jīng)歷有關?
?
就拿讀書來說,我也算是半路出家,工作了好幾個年頭才養(yǎng)成的習慣。
假如不曾和書解下不解之緣,我不知道自己現(xiàn)在的生活會是個什么樣子。
機緣巧合之下,書成了我的至親好友,成了我精神上心靈中的導師,伴我走過一路的泥濘和坎坷。
書猶藥也,善讀之可以醫(yī)愚。書,就這樣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為我點燃希望的火把,照亮前行的方向,給我勇氣和力量去戰(zhàn)勝生命中的至暗時光。
?
拿起筆來寫一寫,更像是和老友在親密地交談,是精神上的跋涉,是心靈上的自我放逐,更是思想上的自我救贖。
在寫作的過程中,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瀉,那噴薄而出的文字,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,是交流,更像是情感上的宣泄。
我的閱讀,漫無目的,也毫無功利,真正的無用之讀。
這只是我個人的閱讀經(jīng)歷和感受,不知道用在孩子們的身上是否妥當。
?
其實在有意和無意之間,還是會把自己的意愿,強加在孩子們的身上,對他們報以深深的期待。
不然為何,在看到孩子們不學習時,會難以壓制住自己心中的不滿和抱怨呢?大約,是把這些孩子們當作自己來看待了吧。
自己未實現(xiàn)的愿望,那顆想學習的心,是撞了南墻之后的醒悟,就這樣投射在了孩子們的身上。
?
在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,如何管住自己的一顆心?一顆永不滿足的心,是煩惱和痛苦的根源。
為什么不能滿足于現(xiàn)狀,好好地愛生活,愛自己呢?
不抱怨,不排斥,不計較,不生分別心,不對他人報以期待。